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联系投稿 版权声明
  • 首页 明星 影视 音乐 综艺 演艺 热点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列表

    两位“草根”相声演员春节走红: 已找到了新路子

    Date:2014-02-15 14:00:50   来源:互联网   访问:
      新华网西安2月15日电(记者杨一苗)在2月14日的央视元宵节晚会上,由苗阜、王声带来的相声《学富五车》让观众捧腹不止,这两个年轻人也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热门演员。  苗阜和王声来自陕西西安,他们
      新华网西安2月15日电(记者杨一苗)在2月14日的央视元宵节晚会上,由苗阜、王声带来的相声《学富五车》让观众捧腹不止,这两个年轻人也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热门演员。

      苗阜和王声来自陕西西安,他们的走红源于半个月前在一家地方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的相声《满腹经纶》。这个节目很快被众多网民转发评论,甚至有网民将其称为“业界良心”“中国好相声”。随后,他们之前创作的相声如《智取威虎山》《书文戏理》《大秦腔》等也靠口碑传播,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了解这对“草根”相声演员。

      相声起源于中国华北地区,其中融合了戏曲、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,是以幽默和讽刺等方式逗观众发笑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。相声表演最初常见于街头和茶馆,随后逐渐走进剧院和舞台,成为广受中国人喜爱的艺术形式。

      说到突然走红,苗阜说:“这是‘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’,一是今年各大春节晚会上语言类节目数量不多,二是陕派相声豪迈与紧凑的风格暗合了不少观众的欣赏习惯,三是青曲社一直坚守在传统中创新,这条路子算是走对了。”

      两人的表演总是能给观众带来瞬间穿越的喜感。在相声《智取威虎山》中,演员一嗓子秦腔吼起,唱词却是“赛伯坦星球上,那汽车人……”引来全场捧腹。

      苗阜和王声是真正的“草根”演员。“上小学的时候迷相声,整天抱着家里的收音机听,还试着跟同学王声一起搭档表演。”苗阜说,后来,苗阜进入铁路系统的工会继续从事文艺工作,王声则在大学里学习中国文学。

      2007年,两个人又凑到一起,联系了几位当地的曲艺爱好者,成立了西安青曲社。最初没有表演场地,他们曾经在大街上演出;后来跟一些茶馆合作,也经历过没有一个观众的冷场。一年多以后,青曲社才赚到第一笔收入。“那是在茶馆演出获得的茶水费分成,20多个人分了450元。”苗阜说。

      近年来,相声发展并不景气,传统相声节奏慢、不好懂,让年轻人难以欣赏,而一些新派相声也在俗雅之争中失去了一部分观众。苗阜和王声的相声正好在两者之间找到了结合点,古代典籍、诗词及传统艺术始终是贯穿节目的主线,而一个个古今中西结合的包袱不断为观众制造“笑果”。

      如今,青曲社已经有100多人,其中既有年近八旬的老相声艺术家,也有20出头的“90后”新生代演员。他们在西安办了两个相声园子,每年还会到大剧场举办一些大型相声专场演出,长期直接面对观众的演出给了他们打磨作品的机会。

      为了保持节目的“老味儿”,青曲社专门请来了相声大师郑小山、陕派相声鼻祖张玉堂之子张长锁等老艺术家为节目把关。郑小山说:“他们在坚守传统与不断创新中找到了一条路子,这说明观众还是喜欢有‘文化味儿’的节目”。

    首页 | 明星 | 影视 | 音乐 | 综艺 | 演艺 | 热点 | 联系投稿 | 版权声明
  • Copyright @ 2010-2014 http://www.dreamyl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 冀ICP备08108040号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