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联系投稿 版权声明
  • 首页 明星 影视 音乐 综艺 演艺 热点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演艺 > 列表

    “余脉相承”演出场场爆满 创沪上京剧票房奇迹

    Date:2014-02-13 20:40:13   来源:互联网   访问:
    王珮瑜在“余脉相承”演出中谢幕。 上周六,逸夫舞台经历了一个超长超热闹的下午场演出,“余脉相传——王珮瑜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”在历经近一年演出后,最后一场“封箱大戏”《红鬃烈马》在此上演。整整四个

    image
    王珮瑜在“余脉相承”演出中谢幕。

        上周六,逸夫舞台经历了一个超长超热闹的下午场演出,“余脉相传——王珮瑜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”在历经近一年演出后,最后一场“封箱大戏”《红鬃烈马》在此上演。整整四个小时,王珮瑜和“梅尚程荀张”五大流派的青衣同台,并邀请到麒派名家陈少云、优秀文武老生演员傅希如等助阵,构成了一版独一无二的《红鬃烈马》。

      《红鬃烈马》虽是一台经常上演的传统大戏,其演出票却和之前九场演出一样早早售罄,整个逸夫舞台坐得满满当当,几乎每一个唱段都引来观众极其热烈的喝彩和掌声。受邀而来的评话名家吴新伯用苏州评话做的串场表演,更增加了演出的笑声与欢乐。

      事实上,这样的热闹场景几乎在去年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都会出现,这一年来“余脉相传”火爆的票房和现场也几乎让所有上海京剧界人士频频咋舌。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,王佩瑜还特地摘下头盔走上台和观众见面,颇有些感慨和激动,“感谢大家一年来的陪伴。我只能说来日方长,每一天都会让自己多一点进步,不辜负所有人对我的爱,对京剧的爱。明年我还会有更多的努力奉献给大家。”

      一年十场几乎全部满座

      如果不是亲历“余脉相传”的现场,很难想象现在的京剧演出还能火成这样。剧场里,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热气腾腾,台上演员一个亮相一个高腔,立马就引来观众的叫好和掌声。而散场后,观众常常又一窝蜂拥到票房门口,掏钱买下个月的演出票。常年经历各种戏曲演出的逸夫舞台对“余脉相传”的火爆程度也感觉“不可思议”,一位工作人员在最后一场演出落幕之际还在微博上回味:“我们这一年,见了多少专程来上海的戏迷,回了多少句票已售罄,每季开票、签售就排队的盛况,好像就在眼前。”

      事实上,在王珮瑜去年4月启动“余脉相传”展演时,很多人都还心存怀疑,一个演员一年演十场京剧老戏,能有这么多观众看吗?

      但最后,根据逸夫舞台的统计,这十场演出的平均出票率达到了95%以上,其中零售票超过了85%。作为一个跨度近一年的传统老戏项目,“余脉相传”以纯市场化运作的方式,创造了沪上京剧演出的票房奇迹。

      更难得的是,往常京剧剧场里白发苍苍的局面也大有改观,很多年轻观众常常相邀结伴而来,甚至不惜动车飞机特地赶来上海看戏。

      好戏好角是票房点金术

      对于演出的火爆,很多京剧戏曲圈的人都疑惑不已,这究竟怎么回事?王珮瑜亦笑着自问:“我也不知道啊,我究竟是做了什么了?”

      对那些习惯每月都赶来看一场演出的忠实观众而言,刚刚落幕的“余脉相传”让他们觉得意犹未尽。一位观众边看《红鬃烈马》边感慨,“这演出四个小时真是过瘾,光听瑜老板唱就值得,氛围也难得的好,可惜看完这场今年就没有了。”

      早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,戏迷们都对这次的老戏表示“难得”,很多人都觉得,这些戏要么就是现在舞台上都看不到的老戏,要么就是考验演员功底的戏,不管哪一种,都值得买票看。

      十场戏在剧目策划上确实动了不少脑筋。除了有王珮瑜拿手的唱工戏《洪羊洞》、《法场换子》,念白戏《审头刺汤》、《断臂说书》,唱做并重的《击鼓骂曹》、《琼林宴》,也有挑战自我的武戏《秦琼卖马》、《南阳关》等,亦不乏《芦花河》这样唱腔精致、剧情生动的艺术小品。这些骨子老戏不仅久违于观众舞台多年,有的甚至连唱腔都已经失传。王珮瑜表示,她这一年的复排演出也抱着文物整理的态度,为此不得不从民间遍访高手,寻觅老师。“我希望展演不仅是为了展现个人技艺,也尽量在骨子老戏的传承上呈现更多更丰富的艺术类型。”

      有“当代孟小冬”之誉的王珮瑜唱的是余派老生,但她也表示自己这些年在艺术上的困顿日益凸显,“余叔岩先生生前只留下了‘十八张半’唱片,没有任何别的资料。我常常有没有老师可学的痛苦。”这一年,为了演出,她开始寻觅十八张半之外的“余派”,求教于知名的余派唱腔研究者李锡祥,不仅在艺术上进益明显,也满足了很多观众想看“新鲜”老戏的愿望。

      除了剧目内容深得民心,整个“余脉相传”的宣传推广也动足心思,比如,富有设计感的宣传海报和说明书、各种有趣的衍生产品,加上每月一场的定时演出,逐步巩固起一批忠实观众。将近一年的演出期间里,演出方还不时给观众“加彩蛋”,诸如请来各路名家助阵,搭配新鲜的演员组合;举办三次唱片和演出纪念刊的签售活动;最后一场请来评话串场等等。这些用心的活动策划也让整个展演充满生气。

      “余脉相传”的团队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。上月《芦花河》演出结束时,王珮瑜还将乐队、舞美技术、化妆服装等所有与她同甘共苦的后台人员请上舞台向观众一一介绍,一部自制短片则记录了这个年轻团队将近一年的细微点滴。当王珮瑜介绍至舞台监督李笑阳时,她甚至抱着这位一起成长的昔日同学流下了眼泪。

      “余脉相传”整个系列演出的策划制作人魏乔也表示,“余脉相传”的包装之所以追求清新雅致的文艺范儿,是希望让看戏这件事重新回归到主流文化消费里,不再是老派、过时的象征,而是各色剧场演出中的一个平等选项,“好戏加好角儿,不管在哪个时代,都是票房的点金术。不管是爱戏的戏迷还是爱角儿的粉丝,在‘余脉相传’这十台老戏里,总能找到自己钟爱的元素。事实证明,高质量的京剧演出,与其他所有主流的剧场文化一样,依然具有强烈的生命力。”

    首页 | 明星 | 影视 | 音乐 | 综艺 | 演艺 | 热点 | 联系投稿 | 版权声明
  • Copyright @ 2010-2014 http://www.dreamyl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 冀ICP备08108040号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